正在阅读:佛坪:特色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佛坪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佛坪:特色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转载 2018/03/08 09:54: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汉中新闻网 作者:汉中生活通 29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地处秦岭南麓的佛坪县,距汉中140公里。过去,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的不便,让该县的经济发展一直被“束住手脚”。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佛坪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春节前后,记者走访了该县的部分镇村,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该县的落实情况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去年,该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追赶超越目标和“五个扎实”要求,聚焦脱贫攻坚战役、迎接高铁时代、推进全域旅游,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数字最有说服力:去年,该县完成生产总值9.8亿元,增长9.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24亿元,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增长13.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08万元,同口径增长13.08%;全县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9149.6元,增长37.8%。
        采访中,记者一行在建设靓丽的旅游专线、在长势喜人的香菇大棚、在势头正健的产业园区,看到了特色产业带给该县的强大发展动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该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以结构调优、规模扩大、链条拉长为方向,壮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同时,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县44个行政村全部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865户贫困户利用资金、土地、林地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各类经营主体,贫困户入园入社发展产业达到100%。特别是,依托省属国有企业,成立陕西省佛坪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推广“大企业+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N”模式,积极发展“一旅二养三药”主导产业,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特色农业不断壮大,绿色产业稳步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有了持续可靠保障。

西岔河镇:栽下“扶贫树”收获“致富果”
2月8日 佛坪县西岔河镇三教殿村 晴
 

    三教殿村苗木合作社领办人靳祥军(右一)和村支书靳吉兵一起查看树苗生长情况。  李荷 摄

        腊月二十三,传统意义上的小年,佛坪大地一片喜庆祥和。108国道沿线被红色中国结和彩色雪花灯装扮得分外美丽。在古韵新镇西岔河,仿徽派建筑错落有致,河道两岸的人行道上,红灯笼装点出迎新春的喜庆氛围。在连山成片的华山松丛,三教殿村支书靳吉兵正和村苗木合作社领办人靳祥军谋划起明年的发展规划。
        “咱全村的产业主要就是这个育苗,今年拓宽一些育苗品种,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让群众真正通过育苗产业发家致富。”看着眼前这150多亩华山油松,靳吉兵豪言满怀。
        说起西岔河镇三教殿村,可是远近闻名的育苗大村。全村发展油松、华山松、水杉育苗400多亩,全村80%以上的水田旱地被用来从事育苗产业,可以说是家家有产业,户户有苗木。三教殿村,取名于“三教交汇”,距县城6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108国道横穿全村。原本依靠着108国道交通便利的优势,21世纪初,全村发展沿线餐饮业可是红极一时,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可是随着西汉高速的全县贯通,区位优势不再显现,如何发展,成为村民思考的问题。
        村苗木合作社领办人靳祥军,是村民的育苗带头人。90年代末,他带头发展起苗木种植,通过到山东拜师学艺,引进人才消化吸收,跑河北、天津联系销售,逐渐壮大了育苗产业。目前,靳祥军个人发展育苗20多亩,是村上名副其实的育苗大户。
        “育苗是一个稳定产业,只要种下去就有收获,往常价格好的时候,1米高的白皮松就卖100多元一棵,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虽然近几年发展育苗产业的农户日渐增多,间接压低了苗木价格,但是育苗产业仍然是利润丰厚,2米高的白皮松除去人工及管理成本,仍可有65元的净利润。靳祥军的20多亩苗木,刨去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和人工管理成本,坐在家门口,其每年就可获利6万元。他领办的苗木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6户44人,2017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
        同样是苗木产业,西岔河镇西岔河村三里湾苗木产业更是让记者一行眼前一亮。在108国道和西汉高速引线的交叉路口,梯田上白色水泥架杆格外显眼,这就是西岔河镇西岔河村兆隆现代农业科技园,800多亩山地猕猴桃此刻正在茁壮成长。作为西岔河镇又一特色产业,猕猴桃种植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亮点。
        猕猴桃又名杨桃,而佛坪县盛产的野杨桃,更是山区县城的独有特产。和关中平原地区猕猴桃不同的是,野杨桃富含更多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野生猕猴桃的根、茎、叶、果实都可以用来入药的,具有止泻、去燥、利尿、祛痰的功效。找准了商机,西岔河镇引进兆隆农业,通过将关中平原的猕猴桃与佛坪野生猕猴桃进行嫁接,即保留了猕猴桃的高产,又保留了野生猕猴桃的丰富营养,成为西岔河镇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放眼望去,800亩猕猴桃起伏连绵,阶梯状分布于西汉高速连接线两侧,形成产业发展靓丽的风景线。园区按照“合作社+公司+农户”机制,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形式,带动西岔河村及全镇35户贫困户发展猕猴桃产业。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750元的土地租金,又可在农业园区长短务工获得劳动报酬,还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协议比例分红。2017年,仅猕猴桃种植一项,35户贫困户人均分红3000元。
 

百亩猕猴桃园中,佛坪县兆隆现代农业科技园负责人正向记者介绍猕猴桃嫁接技术。 李荷 摄
 
        “下一步,就是要对猕猴桃精细管理,争取嫁接、扦插后3年挂果,冷库我们都建好了,等进入盛产期,我们就建果酒厂,把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谈起以后的设想,园区负责人张涛激动地说道。
        种下“脱贫苗”,结出“摇钱树”。按照“建集镇、兴旅游、强三产、富百姓”发展战略,西岔河镇突出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找准村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全镇以“党支部+互助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N+党员+贫困户”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7个,带领115户291人如愿入社入企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未来几年,该镇800亩猕猴桃枝头高挂、400亩经济苗木蔚然成林,再加上12万棒袋料香菇、1700亩山茱萸,古韵新镇将绽放出新活力。“着力小产业,兼顾多产业,均衡发展,扩宽群众致富增收路,让群众在脱贫路上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敞。”面对2018年提升脱贫成果的目标,该镇党委副书记袁福健这样说。三教殿村苗木合作社领办人靳祥军(右一)和村支书靳吉兵一起查看树苗生长情况。
 

长角坝镇:乡村旅游成为发展新亮点
2月9日 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 阴
 
        2月9日一早,记者一行驱车从佛坪县城前往陕西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之一的长角坝镇沙窝村。蜿蜒的山路上,积雪还未完全消融,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便抵达了今天采访的第一站——地处佛坪4A景区熊猫谷环线上的蜜源农家乐。
        下车后,一眼望去,这里门前场地开阔,高山相伴,谷深林密,风景优美怡人,屋外的长廊、水车更是让这里多了一份诗意。“这是村上最早的一家农家乐。”沙窝村村支书段昌斌向记者介绍道,沙窝村的农家乐提倡一种使游人充分体验乡风民俗、感受田园生活的休闲娱乐方式,游客们在这里除了可以吃农家菜,还可以爬山、挖野菜、体验采摘……
        一行人边走边说,刚进农家乐房门,融融暖意扑面而来。四处摆放的盆栽和墙上的剪纸、年画……这些装饰,让深山里的这座农家乐温馨又特别,瞬间有一种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感觉。
        老板娘吴芳莲看到有客人来,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迅速沏上了一壶热茶。“这是药王茶,夏天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的山上采的,晒干后可以泡水喝,清火,来这里的客人都爱喝。”吴芳莲说,“先前,我家只有3间客房,近两年,在旧房子的旁边我们盖了新房,现在有14间。到了旅游旺季,房间根本不够用,早早都被预定光了。”当记者问及收入,吴芳莲说:“比打工领工资强多了,不受人约束,闲了还能干别的活。”她和丈夫、儿子、儿媳4人合理分工,共同打理自家的农家乐,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做菜是我负责,绝对的农家风味,原汁原味,城里人爱吃得很。”说到这里,吴芳莲脸上露出了自豪又朴实的笑容。
        除了传统的农家乐,近年来,沙窝村特色冷水鱼养殖也不仅仅局限于养鱼、卖鱼单一的发展模式,而是逐渐发展成了以水产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
        该村的永明渔业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老板肖永明从2011年开始在这里发展冷水鱼特色渔业养殖,主要繁育养殖史氏鲟鱼、细鳞鲑、西伯利亚鲟等特色水产品,年生产冷水鱼可达14万尾。
        “冷水鱼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本地良好的生态、气候和无污染的水质,养出的鱼肉质细腻、口感好,常常供不应求。”肖永明说,看着村里的农家乐一家家的开起来,他就有了把养鱼和农家乐结合起来的想法,4年前,肖永明在山间办起来第一家渔家乐。
        目前他的渔家乐一年大概能接待餐饮观光游客2万余人次,接待住宿游客6000余人,除了批发鱼的收入,旅游带来的纯收入有20多万。“现在村上旅游发展趋势正好,相信来这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肖永明说,他已经追加投资了1000多万,要把这里打造成集餐饮、民宿、观光、垂钓、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村开业的农家乐有7户,正在装修的有10户。全镇发展农家乐17家,标准床位207张,餐桌73张,年旅游接待量4万人,正在陆续进行农家乐、农家宾馆房屋改造13户。为了做好农家乐,镇上不定期邀请资质厨师现场举办特色农家菜、冷水鱼烹饪和餐饮服务礼仪培训,让农家乐的食宿环境、菜品质量、服务水平都得到提升。“随着乡村旅游和电商的发展,土鸡、土蜂蜜、土猪肉、高山茶叶、野生天麻等土特产也都成了‘香饽饽’,成为了镇上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角坝镇党委副书记李昌学向记者介绍,“目前镇上的旅游收入占到了全镇总收入的五分之一,未来,随着全镇旅游事业的不断推进,这个比例还将更高。”
 

陈家坝镇:“菇”香四溢致富路
3月2日 佛坪县陈家坝镇孔家湾村 晴
 
 王继东和陈家坝镇干部交流香菇长势。    魏丹 摄

        一大清早,我们就驱车前往佛坪县陈家坝镇。3个小时的山路驰骋,人烟稀少但景色怡人的沿线风光,让人产生一种要进入世外桃源的错觉。
        一进入陈家坝,迎面而来的大片冷水鱼养殖场,规范化建设的现代园区将记者拉回现实。再往里走,连片的香菇大棚映入眼帘。地处偏远,但经济活力却“光芒四射”,这是小镇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在该镇党委副书记吴敏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了陈家坝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园。149亩香菇园区,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袋料香菇120余万袋,带动全镇增收350余万元。”一边走,吴敏一边向记者介绍,“园区创办人王继东更是远近闻名的‘大能人’,1994年他便开始从事食用菌栽培和研究,在自己发展袋料香菇致富后,他毫不保留的向周围群众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他带动当地50户贫困户种植袋料香菇30万袋;去年吸纳66户贫困户进入园区,为贫困户创造了一条持续增收的好途径。”
        该镇很早就有野生香菇,人工椴木栽培始自上世纪70年代。1994年,22岁的王继东开始试着进行香菇栽培,恰逢当时该县正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禁伐等生态保护工程,一心想依靠改进栽培技术致富的王继东潜心钻研利用麸皮、包谷壳、刨花屑、农作物秸杆等材料代替椴木的新型香菇栽培技术,并在陈家坝镇办起了第一个人工椴木栽培香菇实验场。在自己潜心钻研琢磨的同时,他还到河南等袋料香菇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又聘请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并订阅了《陕西科技报》等科技刊物和书籍,最终熟练地掌握了袋料香菇栽培先进技术,科技致富能力不断提高。
        在自己依靠香菇致富后,王继东一边扩大自家种植规模,一边利用农闲时节举办免费培训班,大力推广袋料香菇栽培技术,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全部无偿传授给父老乡亲。多年来,他先后举办大大小小的培训班60余次,培训村民2000余人次,累计带动周边170余户农户发展袋料香菇750余万袋。
        2008年,王继东与40余户袋料香菇种植户共同成立了陈家坝镇食用菌协会,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2015年11月,合作社流转该镇孔家湾村140余亩土地,承建了陈家坝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园区搭建香菇棚220个,每年可向市场供应香菇10余吨,实现年产值200余万元。
        产业园建立以来,王继东探索出了4种帮扶及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模式。采访中,他为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四种带动模式:一是自主经营。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菌材、机械服务,农户在家自行种植,合作社负责技术服务。出菇后,合作社可上门收购,也可为其提供销售渠道。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有劳力、有场地、有资源,无技术、无发展思路的贫困户及一般农户。目前,园区内有5户20人采取此种模式,平均每户种植袋料香菇5000袋,户年均增收15000元。二是“合作社+园区+贫困户”模式。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由合作社为贫困户统一规划、装袋、建大棚。合作社保证菌袋成活率在95%以上,贫困户购买菌袋后,合作社负责种植期间的管理,出菇后,合作社可按保护价收购,也可由农户自行销售。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有劳力、无场地、无资源,无技术、无发展思路的贫困户及一般农户。目前,有14户46人采取此种模式,平均每户种植袋料香菇5000袋,户年均增收15000元。三是产业托管。合作社为家中有病、残、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实行了产业托管模式,贫困户通过政府奖补资金、发展产业贴息贷款或从村扶贫互助合作社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每户资金入股17500元,年底可实现分红3500元。去年,园区共产业托管47户127人,年底分红共161000元,人均增收1309元。四是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园区务工人员累计达到8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5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
        “我在园区当炊事员,还能种香菇拿两份钱,这比去外地打工强啊。”孔家湾村村民马发琴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马发琴家中4口人,丈夫与两个儿子因早年遇到事故造成身体残疾,养家的重担便落在了她的肩上。王继东一直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产业园刚开工建设,他便主动到马发琴家中动员他们来园区务工、种植袋料香菇。前年起,马发琴被聘用为园区炊事员,每月可收入1500元,丈夫为保洁及仓管员每月可收入1800元,他们还种植了2棚袋料香菇,家庭收入因此有了大转变。在园区里,如马发琴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信心更足了。下一步,为了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食用菌,园区将继续扩大规模,逐步完善二区,新增三区、四区,为更多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机会,探索更多的致富门路,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稳步增收的目标,巩固脱贫成效。”站在香菇大棚中,王继东这样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李荷 魏丹  通讯员 陈卫东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