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里的农户正在给肉牛喂饲料。
有致富的愿望和创业的能力,就是缺乏资金——这是许多农村贫困户脱贫路上遇到的“拦路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西乡塘区充分宣传利用好创业贷款政策,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挥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一大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走上了创业路。
盛夏时节,在坛洛镇上正村的南宁市广盛养殖专业合作社里,村民李子政正在喂牛,看着牛群一天天长大,李子政乐在心里。他告诉记者,上正村素有种植甘蔗的传统,可以利用废弃甘蔗秸秆来做养牛饲料,“肉牛价格稳定,而且不易患病,再加上用甘蔗秸秆来做饲料,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李子政说。
2年前,李子政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除了种植甘蔗,他还养牛。近年来,上正村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发展养牛产业,一批村民相继投入到养牛大军中。今年,李子政和李乾宝等6名村民合伙成立了南宁市广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将养牛产业越做越大。
要创业,资金从哪儿来?西乡塘区坛洛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马升伟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他们通过入户宣传,向贫困户发放宣传资料,调动贫困户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一批贫困户得到了创业贷款。李子政正是其中一位,“去年我申请到9.5万元的创业贷款,全部拿来建设合作社,包括厂房、牛栏等。”李子政说,目前已建成2000平方米的厂房,这笔资金对于合作社打好基础有重要作用。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顺利,今年,村民李乾宝也申请了创业贷款,“现在的肉牛长势良好,年底的价格估计能达到14元一斤,拿到贷款资金后,我们将继续引进肉牛70头,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吸纳更多的贫困户进来。”李乾宝信心满满。如今,合作社吸纳了8户贫困户,通过抱团走市场,打通了销路。
像李子政和李乾宝一样,在创业贷款的助力下,更多有贷款意愿、有一定技能素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创业路,实现了自主发展,脱贫致富。据了解,坛洛镇全年发放贷款533笔,共451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7笔,金额70万元。
瞄准贫困户发力,小额“贷”动创业。今年以来,西乡塘区发放贷款200笔,金额1561万元,其中农民工贷款189笔,金额1451万元。培训拉动就业,今年以来,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4人(含技能培训354人,创业培训300人),其中80%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此外,城区连年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让更多的农民技能人才展示风采,通过技能比拼,让贫困户找到了信心,增强了自身脱贫的动力。